巴林麻(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),心不干、岩芪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大寒药、万年攀(《红河中草药》),竹根七、牛尾七、竹根参(《陕西中草药》),包谷七(《西昌中草药》),岩七、石风丹、搜山虎、小万年青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开喉剑、老蛇莲(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)。
开口箭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09-23
异名:

开口箭的功效作用:
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散瘀止痛。主治白喉,咽喉肿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胃痛,痈肿疮毒,毒蛇、狂犬咬伤。 1.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温中散寒,行气止痛。主治胃痛,胃溃疡,跌打。” 2.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除风湿,清热泻火,镇痛止血,调经活血,滋阴补虚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痛,跌打损伤,劳伤,月经不调,骨蒸劳热。” 3.《广西本草选编》:“清热解毒,散瘀镇痛。主治咽喉肿痛,扁桃体炎,白喉,暑热腹痛,毒蛇咬伤,无名肿毒。” 中药材开口箭
开口箭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1.5~3g;研末,0.6~0.9g;或捣汁饮。外用:捣敷。
开口箭的宜忌:
孕妇禁服。 1.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禁忌烟及辣椒、醋或酸性食物。” 2.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孕妇忌服。本品有毒,用至9g有中毒报告,故用量不可过大。中毒时可见头痛,眩晕,恶心,呕吐等症状。”
开口箭的选方:
1.治肝硬化腹水:开口箭根状茎3g,田基黄、马鞭草各30g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2.治胃痛,胆绞痛:心不干鲜根3g,生嚼吃;或干根9g枳实6g,共研末,分3次开水送服。(《红河中草药》)开口箭
开口箭的基原:
为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开口箭及剑叶开口箭的根茎。
开口箭的原植物:
1.开口箭 Tupistra chinensis Baker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长圆柱形,直径1~1.5cm,多节,绿色至黄色。叶基生,4~8枚;叶片倒披针形、条状披针形、条形,长15~65cm,宽1.5~9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;鞘叶2枚。穗状花序侧生,直立,密生多花,长2.5~9cm;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有数枚无花苞片簇生花序顶端;花被短钟状,长5~7mm,裂片6,卵形,长3~5mm,宽2~4mm,黄色或黄绿色,肉质;雄蕊6,花丝基部扩大,有的彼此联合,上部分离,内弯,花药卵形;子房球形,3室,花柱不明显,柱头钝三棱形,先端3裂。浆果球形,直径8~10mm,熟时紫红色,具1~3颗种子。花期4~6月,果期9~11月。 生于林下阴湿处、溪边或路旁。分布于中南及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 2.剑叶开口箭T. ensifolia Wang et Tang 本种与上种形态相似,主要特征是:叶多数,明显呈两列,带形,长35~50cm,宽5~12m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扩大,抱茎,干时边缘稍反卷。花被筒状钟形,长5~5.5mm,裂片6,卵形,开展,长2~2.5mm,宽1.5~2mm,肉质,褐色或绿色,边缘白膜质,呈啮蚀状。浆果直径5~8mm,红黑色。花期6月,果期10月。 生于海拔1100~3200m的林下。分布于云南。
开口箭的采收加工:
7~9月采收,除去叶及须根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开口箭的药性:
苦、辛,寒,有毒。 1.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辛、苦,温。” 2.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味甘,微苦,性寒。” 3.《广西本草选编》:“味辛,性凉,有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