鹄菜、海仁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
海人草
关闭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10-19
异名:
海人草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5~10g;或研末。
海人草的宜忌:
海人草的选方:
驱蛔虫 海人草10g,番泻叶20g。水煎,和糖少许顿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海人草
海人草的基原:
为松节藻科海人草属植物海人草的藻体。
海人草的原植物:
海人草Digenea simpler(Wulf.)C.Ag Con fer simpler Wulf7 藻体暗紫红色,干后变绿或灰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~25 cm。枝圆柱形,不规则互生,二叉分枝,密被很短的毛状小枝,下部因小枝脱落而裸露,顶端如狐尾状。髓部围轴细胞8~10个。四分孢子囊位于小枝上端的膨大部分,螺旋形排列。囊果卵圆形,生于小枝的上部或中部侧面。固着器盘状。 生于大干潮线下2~8m深的珊瑚礁上。分布于台湾兰屿岛域及东沙群岛等沿海。
海人草的采收加工:
3~8月采收,洗净晒干。
海人草的药性:
咸,平。 1.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咸,凉。” 2.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:“咸,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