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药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大黄药、一号黄药、小香薷、吊吊黄(《红河中草药》),野苏子棵、野芝麻(《中国中药资源志要》)。
大黑头草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09-20
异名:

大黑头草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9~15g,大剂量30~60g。外用:干品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
大黑头草的宜忌:
大黑头草的选方:
1.防治炭疽病,流行性感冒:大黄药(干品)9~15g。煎汤服。 2.治风湿关节痛:大黄药(干品)9~15g。煎汤服。外用鲜品捣烂,酒炒热敷。(1、2方出自《红河中草药》)大黑头草
大黑头草的基原:
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垂花香薷的全草。
大黑头草的原植物:
垂花香薷 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. W. Smith 半灌木,高1~2m。全株芳香。枝四棱形,被卷曲微柔毛及腺点。叶对生;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~18cm,宽1.6~4.3cm,先端渐长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脉上被疏柔毛,下面密布腺点。轮伞花序有花6~12朵组成假穗状花序,顶生和腋生,长5~15cm;苞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;序轴被柔毛;花萼钟形,外面密被腺点,萼齿5,钻形;花冠白色,上唇直立,下唇3裂;雄蕊4,前对较长,花丝无毛,花药2室;子房4裂,柱头2浅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腹面具棱,棕色。花期9~11月,果期10月至翌年1月。 生于海拔1100~2400m的湿润肥沃土壤、山谷边、开旷山坡、荒地、林缘或灌丛间。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、南部或西部等地。
大黑头草的采收加工:
7~10月采收,晒干;或鲜用。
大黑头草的药性:
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微香,辛、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