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泻风(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),凤尾草(广东)。
三叉凤尾蕨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09-22
异名:

三叉凤尾蕨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6~15g。外用:捣敷;或研末撒。
三叉凤尾蕨的宜忌:
三叉凤尾蕨的选方:
1.治痢疾:三叉凤尾蕨15g,地锦草15g煎服。 2.治外伤出血:三叉凤尾蕨晒干,研末外敷。(1、2方出自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三叉凤尾蕨
三叉凤尾蕨的基原:
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西南凤尾蕨的全草。
三叉凤尾蕨的原植物:
西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又名:瓦氏凤尾蕨(《台湾植物志》)。 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可达2m。根茎长,横走,先端有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纸质,近生,一型;叶柄长60~120cm,红褐色,粗大如指,腹面扁平,有浅纵沟;先端三叉状,中间1枚最大,有1个二回羽裂的羽片,两侧再分叉各具1个二回羽裂的裂片;中间羽片椭圆形,长55~70cm,宽22~30cm,先端尾状,单数二回羽状分裂;羽片约20对,互生或近对生,线状披针形,先端尖或呈尾状,羽状深裂,长14~16cm,宽2.5~3cm;裂片20~25对,镰形,边缘不育处有小钝齿,背面有黄棕色节状短毛。孢子囊群线形,沿裂片近中部的叶缘分布;囊群盖同形,全缘,膜质,黄棕色。 生于海拔800~2000m的林下沟谷或林缘。分布于西南及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
三叉凤尾蕨的采收加工:
5~10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三叉凤尾蕨的药性:
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:“微苦、涩,凉。”